2025年5月15日
2025年5月15日
新闻中心_搜狐网站
日期:2025-07-22 15:11:10

  【提要】近年来■★◆◆◆★,随着新闻业高速发展,新闻从业人员队伍也急剧膨胀◆★■◆■,一时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,新闻工作者的神圣光环事实上已经部分被消解。这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:新闻工作者是精神文明的缔造者和传播者◆■,但也是一名普通从业者,我们不应对所有从业者的自身道德情操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。另一方面,我们必须在制度设计上下大功夫★■★★,激浊扬清,将那些不合格的从业者逐出新闻队伍◆★■■■。全文

  正因如此,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竟有11名记者被矿主收买■★◆■■,才使新闻界如此震惊★◆■,如此痛心疾首地自我审视,探讨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对媒体自身进行监督,如何完善行业内部的自律和自净机制。“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◆★◆★,过也■★,人皆见之★★◆,更也,人皆仰之★◆■■。”新闻界自揭“家丑”,是为了责任和良心。

  “不打横炮★■★■”本是新闻界的默契◆◆★◆◆,近来在一些主流媒体上却常能见到揭露、分析新闻界腐败现象的文章。他们为什么要自揭◆★◆★■■“家丑”■◆?

 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,记者是“守护社会良心底线的崇高职业”◆◆★★■◆。群众遇到不公平的事,往往首先想到“找记者!”2001年广西南丹发生“7·17◆◆◆◆”特大透水事故后,正是可敬的新闻界同仁顶着盘问★◆◆★、盯梢■◆★■■◆、被威胁生命的危险,才揭开矿难真相和重重腐败黑幕。今年的孙志刚事件■■◆◆◆★,也是在新闻界冲破重重阻力揭露真相之后,才彻底结束了收容遣送制度。

  搜狐网《特别关注》栏目现改名为《搜狐观潮》★★◆。本栏目的文章均转载自合作媒体。